Search

【 因應隱私權政策趨勢-自建廣告渠道所應注意的那些事】

從去年蘋果開始宣布限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 因應隱私權政策趨勢-自建廣告渠道所應注意的那些事】

從去年蘋果開始宣布限制IDFA的使用後,許多遊戲大廠都開始思考其他解決之道,這篇Podcast 主講者 Jayne Peressini(EA手遊行銷總監),說明了關於「自建廣告平台」這件事情的邏輯與方式。

首先,「自建廣告平台」這件事情很早以前,許多遊戲廠商就有在嘗試。但問題是,其廣告效率跟Facebook比較起來遠遠不及,然而,當蘋果開始限制IDFA的使用後,這個差距正在急速縮減中,也提供了各家大廠自己建立廣告系統的誘因。

對於這些遊戲大廠來說,iOS IDFA的限制只是冰山一角,重要的是隱私權保護的大趨勢。未來所有的廣告平台包括Google、Unity、甚至其他聯播網都可能為了保護消費者隱私權,而提出如蘋果SKAN般的廣告成效判定方式。

與其去"適應"各種不同的新政策(廣告成效還不見得好),不如自己想辦法弄一套自己專屬的廣告平台,至於什麼樣規模的廠商適合自建平台? Jayne 認為年廣告投放金額在5000~7000萬美金的廠商才有這個需要。自建平台並不是容易的事情,它可能需要1~2年的時間去優化,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遊戲大廠(Zynga、AppLovin、Skiilz等),現在在想辦法併購廣告平台相關業者的原因。

小結:

對於隱私權保護趨勢所造成的廣告失能,我自己理解的應對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:

(1) 遊戲廠商手上的產品線夠多樣化,像Zynga那樣從超休閒到中度、重度遊戲都有的話,就適合自建廣告系統。利用超休閒遊戲吸納大量玩家進生態內,然後讓這些量有效率的分發到旗下遊戲中。

(2) 研發或購買有IP的遊戲,利用IP的力量去吸引較為精準的用戶。

(3) 利用強大的品牌宣傳,無視廣告效率,直接覆蓋所有玩家。

(4) 讓遊戲本身的創意製造口碑,引起KOL關注,達到高病毒傳播效果。

(5)深耕特定族群玩法,做好用戶營運服務,並利用該族群自有的傳播網絡進行擴散。

你的作法又會是什麼呢?

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啟發。

PS.Mobileuseracquisitionshow這個網站有許多廣告投放的實務經驗訪談,有Podcast又有逐字稿,推薦給大家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以遊戲營運行銷從業人員的角度,探索最新趨勢、產業新聞、深度議題分析等;從業內的視野,介紹遊戲產業的運作模式與未來可能性。 每周心得都在電子報,歡迎訂閱:http://samlianggame.com
View all posts